3月4-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作物学会玉米栽培学组组长李少昆研究员一行应邀来喀什地区开展玉米产能提升调研和技术指导,共同推进喀什地区玉米密植滴灌高产关键技术等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
李少昆研究员结合喀什实际,围绕玉米生产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关键技术和近20年玉米高产探索等方面开展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专题培训,介绍了对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关键技术在新疆及其周边地区的推广应用情况。培训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世界视野,又有实践指导、区域特色,进一步拓宽了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思路,对指导实践、服务“三农”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少昆研究员深入疏勒县巴仁乡、巴合其乡,疏附县萨依巴格乡实地调查了解玉米耕作栽培、密植高产、节水减肥增产、地力培肥等情况。与两县农业农村局及乡镇共同研究玉米密植高产千亩示范田和万亩示范田示范推广方案。在九圣禾疏勒育种基地与企业负责人、农技人员共同探讨适宜喀什地区耐密玉米品种鉴选、精量点播、绿色防控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阐述玉米合理密植要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及养分资源,优选适合当地的高抗高产的耐密植品种。在与乡、村干部、群众座谈时,李少昆研究员重点讲解当前玉米生产面临的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下,通过技术进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密植高产、精量点播、机械施肥、全程机械化是玉米高产增效的重要途径,是玉米生产未来发展的方向。
此次邀请李少昆教授来喀什地区对玉米产能提升“把脉问诊”,既是落实“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任务的具体举措,也是依靠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喀什地区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地区农业农村局将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团队,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李少昆团队人才资源和智力优势,破解制约喀什地区玉米产业发展的难题,不断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