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喀什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丰富发展积极的就业政策,打好就业优先“组合拳”,多渠道多形式稳定和扩大就业,广大群众纷纷参加技能培训,实现了就业有“术”、致富有“路”,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裁缝车间里,技术人员讲解裁缝技巧。喀什日报记者陈朝摄
“春风行动”促交流就业岗位更易求
日前,记者在各地招聘会现场看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边是企业加速复工生产、用工需求旺,一边是劳动者外出返岗早、求职应聘忙。连日来,喀什地区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释放出稳就业、惠民生、经济回暖的强烈信号。
招聘企业工作人员向求职者介绍企业情况。喀什日报记者张红玲摄
“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以未就业脱贫劳动力、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就业帮扶对象,各县市采取多种途径,收集岗位信息,加大就业岗位供给,并通过公众号、抖音号等全方位发布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富余劳动力搭建了交流平台,切实做到“凡有岗位必向重点对象推送,凡有招聘活动必组织重点对象参与”。
招聘企业工作人员向求职者介绍企业情况。喀什日报记者张红玲摄
今年25岁的开丽比努尔·艾买尔2021年毕业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她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巴楚县举办的现场招聘会给她带来了就业机遇。“以前都是在网上参加招聘会,这次来到现场可以直接和企业洽谈,交流起来更方便。”开丽比努尔说。
“今年,我们把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摆在首位,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提供精准高效就业服务,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地区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企业办到家门口就业增收有盼头
走进新疆昆仑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缝纫机的声音此起彼伏,员工们正忙着赶制订单,裁剪、缝制、包装,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堆放着各类运动鞋。
新疆昆仑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鞋子。娜扎凯提摄
“现在我负责产品的品质管理,工资2000多元,上班地点离家近,工作环境也不错,能成为企业员工我感到很自豪。以后我还要加强学习,多学点技术,把日子过得更好。”员工塔西古丽·瓦依提说。
塔西古丽以前在家围着灶台转,上班对于她来说似乎遥不可及。近年来,英吉沙县着力优化本地营商环境,引进26家劳动密集型优质企业落地,让塔西古丽成为了产业工人,还被培养成为技术骨干。和塔西古丽一样,英吉沙周边乡村共有4700余人成为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托起人生幸福梦。
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包装红枣。喀什日报记者潘彦云摄
发展产业是带动就业的最佳途径。近年来,喀什地区坚持就近就地就业与有序外出务工相结合,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为着力点,围绕全产业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与就业良性互动。在产业带动下,劳动力主动就业意愿明显增强,个人职业发展渠道愈发通畅,有技能、有钱挣、有盼头,正成为喀什人民新生活的真实写照。
大棚豇豆喜获丰收。喀什日报记者霍然摄
一技之长学到手就业增收两不愁
近年来,喀什各地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以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纺织服装产业岗前培训、企业新招用人员岗前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新科技、新技术致富技能培训,挖掘提高富余劳动力自身发展潜力,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有“术”,转移有“路”。
传统乐器手工艺人制作乐器。喀什日报记者陈朝摄
近年来,喀什地区以实现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聚焦保岗位、抓培训、强保障,不断挖掘就业增量、提升就业质量,大力实施就业惠民工程,让城乡富余劳动力有活干、有钱挣。
走进新疆光鑫茂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麦吾兰江·买买提明从泽普县职业技能学校毕业后,来到公司上班,不但包食宿,每月还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让他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我在公司上班能学习到技能,还能挣钱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我要依靠自己的勤劳,创造美好的生活。”麦吾兰江说。
工作人员为劳动者介绍岗位职责。喀什日报记者张红铃摄
在喀什地区人社部门强有力的推动下,越来越多青壮年劳动力通过参加培训、获取技能,用双手实现个人梦、家庭梦、强国梦;越来越多企业与喀什地县两级院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互惠共赢。
来源:喀什日报 记者 陈昭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